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500字,唐诗点评

作文300字 heimagongsi 82℃

[唐诗三百首的读后感]唐诗三百首的读后感如果说中国是诗的国度,那么唐诗就是中国诗歌发展史的高峰和瑰宝,唐诗三百首的读后感。《唐诗三百首》的编选者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蘅塘

[唐诗三百首的读后感]唐诗三百首的读后感如果说中国是诗的国度,那么唐诗就是中国诗歌发展史的高峰和瑰宝,唐诗三百首的读后感。《唐诗三百首》的编选者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蘅塘退士,《唐诗三百首》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,唐朝(618年~907年)二百八十九年间,有句话叫做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吟诗也会吟。”《唐诗三百首》上面挑选的都是一些通俗易懂,语言简洁而且生动的诗。

《唐诗三百首》的编选者蘅塘退士(1711~1778),原名孙洙,字临西,江苏无锡人。他自幼家贫,性敏好学,寒冬腊月读书时,常握一木,谓木能生火可敌寒。采得百花成蜜后,为谁辛苦为谁甜。诗中讲蜂采花配蜜不是为了自己,而是为了人们。这首诗歌颂了蜜蜂默默奉献,不求回报的高尚情操。用大江东流、星月争辉的绚烂景象反衬出诗人的孤苦伶仃、悲惨境遇,最后又用苍茫天地间细小的沙鸥自喻,突出了渺小而无力的孤独感。

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,有这么一些文字发出它那万丈光芒。它就是古诗,是中国文明的见证,它,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。在这首古诗的前面一句“绿遍山原白满川,子规声里雨如烟”让我仿佛看到山坡原野上的树木茂盛,漫山遍野都笼罩着郁郁葱葱的绿色,也可在那烟雨蒙蒙中,《春晓》的语言平易浅近,自然天成,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。